琴高骑鲤屠龙子,为上头条疑作秀
战国时期,有一赵国人琴高善于弹琴,常年在冀州涿郡一带“走穴”。虽然他技艺纯熟,却始终未能大火大紫,以致闷闷不乐借酒浇愁。忽一日,幸遇神秘酒友指点,遂“拨开云雾见月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为了上头条、出大名,琴高决定不惜血本地策划一场疯狂大秀。他先投入巨资央请外地一家船厂为其量身打造了一款赤色的鲤鱼状扁舟,然后在夜深无人之际将该舟偷偷运至涿水,坠上早已准备好的若干空气皮囊和食盐布袋,使之暂时没入水下。
忙到天明时分,琴高又赶紧前往某偏僻小村,找到老里正(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在本文中可认为等同于如今的村长)连唬带吓加花钱,成功雇了百十名农夫农妇来扮演自己的铁杆粉丝,并暗中叮嘱他们明日都沐浴斋戒,提前去涿水岸边摆开阵势等候。
琴高在心中默默将整个计划从头到尾推演了数遭,自认为略无纰漏万无一失,不由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
这天很快过去,翌日涿水岸边风和日丽,见证奇迹的时刻终于到了。以老里正为首,农夫农妇们按照祭拜神祗、祖先的仪式展开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本色出演尚算差强人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聚集起了超过万人的观瞻队伍。
祭祀仪式临近尾声,老里正召集众人纷纷朝向涿水方向跪地,声嘶力竭般高喊道:“为民屠龙,琴高归来!”
约莫九九八十一声呼号过后,只见涿水中一处突起碧波翻涌如泉,道貌岸然、羽冠鹤氅的琴高果然骑着赤鲤鱼现身而出,现场轰然乱作一团,更有甚者骇然叩头不已,周身抖如筛糠。
琴高就此声名鹊起,不因善琴,源于他自编自导之疯狂大秀——骑鲤屠龙,直被视若神明上仙。
“琴高骑鲤”见于《搜神记》等典籍(“取龙子”,可理解为生擒,也可理解为屠龙),对于琴高其人其事,坯子以为神乎其神反类作秀,于是就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添油加醋的杜撰了上面这个新传说。
可能需要说明一下,扁舟绑上一些空气皮囊,并坠了食盐布袋,或是经过计算,食盐慢慢融化后,扁舟就会载着琴高适时出水;或是琴高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行划破食盐布袋,扁舟同样会在空气皮囊的作用下重新浮出水面。至于琴高潜到水下时如何呼吸,坯子觉得用一根空心芦苇杆就能轻松解决了,毕竟扁舟不会没入水下太深的。
琴高在历史上并非真有其人,应该只是传说中战国时期的神仙般人物。他曾做过宋康王舍人(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通常为左右亲信),修行涓子(《列仙传》记载的一位齐国神仙)、彭祖的神仙之术。
如今安徽省泾县东北有一条琴溪,传说琴高曾在河畔的狮子山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许是丹渣吸了天地之灵气,纳了日月之精华,竟幻化成一条条小鱼。据说午夜子时,小鱼游动的潺潺溪水中会不时溢出阵阵的琴声,悠扬悦耳。人们为了纪念琴高,便将山下石台取名“琴高台”;溪水取名“琴溪”;溪中小鱼则被称为“琴高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