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李延年因擅长音乐而得到汉武帝的宠信。一日,李延年为汉武帝献歌,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帝听后不由连声叹息:“好啊!可世上当真有这样的人儿吗?”平阳公主于是趁机推荐李延年的妹妹美丽善舞,她就是后来受到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

清·鹅湖逸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有俊俏一流,如西楚之虞姬、汉之李夫人、卓文君、三国时之孙夫人、北魏之木兰、隋之红拂女,此数人者,类皆体质修颀,纤腰绰约,或具英雄之侠气,或称巾帼之名流,俊俏而适成为丽。”

有一天,宴请群臣之后的汉武帝已有些醉意,便动身来到李夫人宫中探望并休憩。
眼见自己的爱妃轻抬步、微扭腰姗姗走近,端的妙丽柔媚尽显,汉武帝难免心动,可许是宴会上饮酒超量,他竟忽然觉得头痒更甚心痒。
于是汉武帝打了个酒隔,随手摘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挠头去痒。李夫人对汉武帝此举先是一怔,继而俏脸泛红,抿嘴冁然一笑。
没多久,这件趣事就逐渐传遍后宫,宫女们有样学样,纷纷效仿李夫人,都在发髻上插了一把玉石打制的簪子,竟致长安城内一时间玉价成倍上涨。
汉武帝“玉簪搔头”的故事见于《西京杂记·卷二》。

又有笄、簪子、发簪、冠簪、簪儿、簪头等称谓,用以插定发髻、绾住头发、连冠于发、固定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
一般为单股(单臂)的长针状,其材质有铁、竹、木、玉石、玳瑁、陶瓷、骨、牙、金、银、铜等,其首端或镂以花鸟等装饰图案,或缀以翡翠、珊瑚、玛瑙等珠宝;而由双股(双臂)合成的则称为“”,通常形似叉,有的会加工成凤鸾、燕雀等状;由簪、钗发展而来的则称“步摇”,因为插着这种首饰走路的时候,随着步履的颤动,其上的珠玉等装饰物会自然的摇曳,故称。


笄,簪也。——《说文》

古时,无论男女,用簪都是成人的标志之一: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成人礼),开始束发戴冠,即用簪固定冠。已经许婚的女子,十五岁及笄(也作“既笄”),可束发加簪,二十岁成婚;尚未许婚的女子,二十岁及笄。
古时的女子主要将簪视为绾髻的一种首饰,而男子为了方便随时记事,有时则干脆直接用笔来代替簪插在头上,称为珥笔、簪笔、笔簪、白笔、立笔等。
白笔:未蘸过墨的新笔。以新笔作簪用,故名。

簪笔后来演变为行礼时的一种冠饰,帝王近臣、书吏及士大夫等均有此装束。
汉代的官吏奏事,必须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等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发际。后成为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纯作装饰,史称“簪白笔”。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张守节正义:“簪笔,谓以毛装簪头,长五寸,插在冠前,谓之为笔。言插笔备礼也。”
《宋书·礼志五》:“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三台五省二品文官簪之,王公侯伯子男卿尹及武官不簪。”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簪白笔》:“簪白笔,古珥笔之遗象也。”
《宋史·舆服志 四》:“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绯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於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

另外,簪笔也可代指仕宦,用来比喻荣显富贵;与“簪珪”同义。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改官诗》:“簪笔雍容志已虚,不如归去旧蓬庐。”

搔头
本意为以指甲或他物爬搔头部,后因汉武帝“玉簪搔头”之故,成为簪的别称、俗称。
另外,搔头有一种雅称——“擿”(zhì),是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