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水鸟,属雁形目,鸭科。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的羽色绚丽,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羽冠;嘴红色,脚黄色。雌的体稍小,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鸳鸯栖息于内陆湖泊及山麓江河中,雌雄常在一起,故此古称“匹鸟”(即成双成对的鸟,鸳指雄鸟,鸯指雌鸟)。

晋·崔豹撰《古今注》:“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

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
颇有些戏谑意味的是,鸳鸯在中国古代,最早是比喻志同道合的兄弟。
南朝梁·萧衍所著《文选》,其卷二十九收录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及《苏子卿诗》四首,作者分别署名为汉代的李陵与苏武。(《初学记》、《艺文类聚》等书亦散见有许多署名李陵与苏武的诗作,然而其记载散乱,常作品同而作者署名不同。)
其中《苏子卿诗》第一首:“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这是李陵与苏武之间表达友情而赠别的诗。
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乾二人。双飞东岳。扬辉上京。”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云兄弟的。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竞相仿效。
鸳鸯的第三种寓意,是指饰物上的鸳鸯图案。人们常将鸳鸯的图案绣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

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衣裁合欢襵,文作鸳鸯连。”
后蜀·顾夐《甘州子》词:“禁楼刁斗喜初长,罗荐绣鸳鸯。山枕上,私语口脂香。”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单于,您来看,这是一床合欢被。上面绣着双鸳鸯,里面放着‘长相思’。”

鸳鸯的第四种寓意,是比喻成双配对的事物。参见“鸳鸯剑”:剑分雌雄两股,故称。

《红楼梦》第六六回:“正走之间,只听得隐隐一阵环佩之声,三姐从那边来了,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
清·王韬《淞隐漫录·蓟素秋》:“女初见其入也,微有愠色,及闻斯语,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敛衽再拜曰:‘当如君教。’即拔床头鸳鸯剑引颈自刎。”

鸳鸯的第五种寓意,是比喻贤者。

汉·王逸《九思·怨上》:“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
《文选·曹植<赠王粲>诗》:“树木发青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李善注:“鸳鸯,喻粲也。”

鸳鸯的第六种寓意,是比喻艳妓。

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下》:“露草忘尘事,风花畅艳怀。鸳鸯三十六,死便逐情埋。”

鸳鸯的第七种寓意,是汉武帝时宫殿名。泛指皇后所居宫名。

《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飞翔、增成、合欢、兰林、坡香、凤皇、鸳鸯等殿。”
南朝陈·徐陵《杂曲》:“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
唐·贾岛《上杜驸马》诗:“鸳鸯殿里参皇后,龙凤堂前贺至尊。”
《全唐诗》卷二七载《排遍》诗之二:“鸳鸯殿里笙歌起,翡翠楼前出舞人。”

鸳鸯的第八种寓意,是水名,在河北省境内。

《文选·左思<魏都赋>》:“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则有鸳鸯、交谷,虎涧、龙山。”李善注:“鸳鸯水在南和县西。”

鸳鸯的第九种寓意,是战阵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戚继光《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明·吴易《少保戚公继光》诗:“变化开精心,什伍为‘鸳鸯’。”原注:“少保所结阵名。”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谭纶、戚继光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鸳鸯的第十种寓意,是指鸳鸯瓦。

南朝梁·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日丽鸳鸯瓦,风度蜘蛛屋。”
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唐·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清·纳兰性德《生查子》词:“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
鸳鸯的第十一种寓意,是指形制像鸳鸯的香炉。
唐·李白《清平乐令·翰林应制》词之二:“玉帐鸳鸯喷沉麝,时落银灯香灺。”王琦注:“鸳鸯,爇香器也。”

香港茶餐厅有一种特有的饮品,名为“鸳鸯”。始创于兰芳园,由七成港式奶茶(丝袜奶茶)和三成咖啡混和而成,味道特别,颇受老一辈香港市民的欢迎,近几年又重新流行起来。鸳鸯也被视作香港文化的象征,用以比喻香港华洋文化交融的现象。鸳鸯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被称为“掺”,马来语:Campuran(混合)的意思。
鸳鸯一词也常用于人名或地名,而鸳鸯的肉则是一味中医药材,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痔瘘,疥癣。
鸳鸯浦:鸳鸯栖息的水滨。比喻美色荟萃之所。

前蜀·毛文锡《中兴乐》词:“红蕉叶里猩猩语,鸳鸯浦,镜中鸞舞。”
明·梁辰鱼《浣纱记·采莲》:“西帝宸游飞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絳綵娇春,铅华炫昼,占断鸳鸯浦。”
清·李渔《十二楼·鹤归楼》第二回:“浪踞温柔乡,横截鸳鸯浦。使君父朋友想望而不能得者,一旦攘为己有,三过分也。”

鸳鸯被:绣有鸳鸯的锦被,为夫妻共寝之用。

《西京杂记》卷一:“鸳鸯被,鸳鸯襦,鸳鸯褥。”
唐·刘希夷《晚春》诗:“寒尽鸳鸯被,春生玳瑁牀。”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我把这鸳鸯被儿铺在牀上,我推吃酒去,他见这鸳鸯被自然知道了也。”亦省作“鸳被 ”。
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
元·商道《风入松》套曲:“倦将鸳被舒,愁把黛眉蹙。”

鸳鸯侣:比喻夫妻。

唐·温庭筠《偶游》诗:“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元·王元和《小桃红·题情》套曲:“我一从儿见了那箇妖嬈,他便和咱燕鶯期,凤鸞交,鸳鸯侣,只引的蜂蝶儿闹也。”
《檮杌闲评》第二二回:“这正是:十年拆散鸳鸯侣,今日重逢锦綉窝。”

鸳鸯锦:(1)织有华丽鸳纹的彩锦。

唐 ·刘禹锡《浪淘沙》词:“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疋晚霞。”

鸳鸯锦:(2)指绣有鸳鸯的锦被。

唐· 温庭筠《菩萨蛮》词:“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宋·秦观《菩萨蛮》词:“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幃泪湿鸳鸯锦。”

鸳鸯梦:比喻夫妻相会的梦境。

宋·石孝友《鹧鸪天》词:“夜来纵有鸳鸯梦,春去空餘蛺蝶图。”
明·兰楚芳《雁儿落过得胜令·相思》曲:“翡翠衾寒处,鸳鸯梦觉时。”
《花月痕》第十七回:“他手执红梨,曾结鸳鸯梦。”亦省作“鸳梦 ”。
唐·曹唐《汉武帝思李夫人》:“白玉帐寒鸳梦絶,紫阳宫远雁书稀。”
前蜀·韦庄《诉衷情》词:“鸳梦隔星桥,迢迢,越罗香暗销,坠花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瑞云》:“餘杭贺生,才名夙著,而家仅中貲。素仰瑞云,固未敢拟同鸳梦,亦竭微贄,冀得一覩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