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这么一位和尚,身穿一件脏的看不出本色的百衲衣,光头生癣,赤着脚,手里竟捧着个闪闪发光的金钵。
这和尚远远望去颇有些疥癞,可近看却面容娴雅而平静,眼睛深邃、湛蓝。这和尚居无定所,一向捧着金钵四处化缘为生,人送法号——“嗟来”。
这一日临近正午,嗟来和尚手捧着金钵,缓缓踱步来到了一块正犁着的田边。他打量了几眼地头的两三个瓦罐,慧然一笑,便停了下来,静静等候人家的施舍。
犁田的是位老人,他并没有耕牛可供驱使,而是自己推着一具似锄非锄、似锹非锹的踏犁,汗湿粗布褐衣,不时喘着粗气。
骄阳似火,无遮无挡,老人双手紧握犁柄,右脚踏于短柄之上,低头用力猛踩,双手朝前使劲撬动。如此再三,脚踏泥垅一步一串白烟,老人连面上的汗珠都不及擦拭,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前不远处等待施舍的嗟来和尚。
见老人忙于低头犁地似是并未发现自己的到来,嗟来和尚想是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不急不恼,继续手捧金钵等待着,不过肚子却是不由自主的咕咕叫了几声。嗟来和尚这才不禁摇头叹了口气,轻声自言自语道:“阿弥陀佛,腹中无一物,我说即是空。”
老人闻声抬头,这才发现了正一脸灿笑望着自己的嗟来和尚。老人先是一怔,然后微微皱了皱眉,便将踏犁停下,拍打了下身上的灰尘,又擦了擦汗水,快步来到了嗟来和尚的身边。
老人虽然出身贫贱农家,却是谈吐不俗,他平息了下起伏的胸膛,便向嗟来和尚打了声招呼:“小老儿忙于犁田,到此时方才发觉大师的法相金身,请莫要怪罪。敢问大师法号?来此所为何事?”
嗟来和尚将手中金钵向老人一举,面色平静的回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法号嗟来,因腹中无物敬如来,请老人家大发慈悲施舍些饭食。”
老人家皱眉端详了下嗟来和尚手举的金钵,不解问道:“请恕小老儿无知,嗟来大师手中举着的可是金子做的饭钵?”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手中金钵属如来,暂借贫僧筹香火。”嗟来和尚依旧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回道。
“小老儿我早出晚归,一个人又犁田,又播种,然后才能薄粥果腹。大师您手捧金钵,身健体和,难道不能自食其力吗?”老人面露些许不耐烦。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老人家,莫要被世俗的尘嚣蒙住了你的眼睛,请直视贫僧的内心。”嗟来和尚振振有词。
“请恕小老儿眼拙,我只看到了大师您的饥肠辘辘。”老人望了嗟来和尚一眼,撇了撇嘴。
“老人家,其实贫僧也犁田,也播种。”嗟来和尚笑了笑说道。
“小老儿莫不是被大师手捧金钵的亮光闪晃了眼?您的犁在哪里?”老人也一笑问道。
“贫僧犁的是人心,种的是信仰:为了劝导众生向善,一切皆可抛弃!为了解救众生苦难,一切都可承受!”嗟来和尚仰头大声说道。
嗟来和尚手捧金钵讨饭,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老人又累又饿又烦,最终无奈说道:“得得得,我给,我全给你!地头有三个瓦罐,一个里边是清水,另一个里边是稀饭粥,最后一个里边是野菜豆腐,全部敬奉给嗟来大师。小老儿别无他求,恳请大师速速离开,让我能清净的歇会儿。”
嗟来和尚于是慧然一笑,将手中金钵超前一送,却是不动不言。
老人见状愣了一会儿,然后两眼一睁拍了拍脑门,立时弯腰将地头的其中两个瓦罐打开,倒出里边盛放的稀饭粥和野菜豆腐,将嗟来和尚的金钵装得是满满当当。至于那罐清水,老人沉吟了一下,便随手洒在了嗟来和尚的脚前地上。
嗟来和尚面贴金钵深吸一口气,既不施礼也不称谢,笑意盈盈的转身飘然走远。
老人双膝跪地,两手指天,面色悲戚,喃喃自语:“额错咧,额一开始就错咧,额如果今天不来犁田,额就不会遇到这个嗟来和尚,额如果没有遇到这个嗟来和尚,额滴午饭就不会没咧……”
坯子说
这个故事到底想表达些什么呢?在人世间,有好和尚也有恶和尚,有穷人也有富人,有信神的也有不信神的,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的……
不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都是有欲望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人都喜欢看美丽的东西、喜欢听美妙的声音、喜欢吃可口的食物,但这些毕竟是无常的!
怪不得我长久以来都在做同样一个噩梦:在一片漆黑孤独的环境里面,一个个声若洪钟的臭屁将我包裹,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原来是我心不静。
一个人只要自己的内心满足了、平静了、无碍了,他还会有烦恼吗?还会有怨恨吗?祥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
人在这世上一遭,都经历了什么呢,也许不过三个方面:生、死、活!相信自己、认清自己,怀着包容感恩的心,对自己认识多少,快乐就有多少!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成神,成为未来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