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解朝天一棍的“棍”
唐·李咸用《长歌行》:鼓腕腾棍晴雷收,舞腰困褭垂杨柔。
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宋·陆游《茶馆》: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梃无复须元戎。
宋·欧阳修《听平戎操》:我材不足置廊庙,力弱又不堪戈殳。
由于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棍的产生最早,历史最长。作为一种打击兵器,棍素有“百兵之首”之称,其材质分为木制和金属制等,如今属于中国武术中的长器械之一。
从古至今,棍在历代有多种名称:
一.棍最早称为“殳”
殳(shū),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又称杵、杖、棓(bàng)、杸(shū)、祋(duì)等。殳首多用青铜制造,有无尖锋和有尖锋两大类。
无尖锋殳首呈平顶圆筒形,有的在顶上还带有一个铜钮。有尖锋殳首的顶端呈三棱矛状,锋部后面连接一个铜刺球或铜箍,柄的尾端也安有一个铜刺球或铜箍,可刺可砸。
商代尚无有关殳的记载。周代已将殳列为“车之五兵”之一,战国时期又被列为“步卒五兵”之一。汉代以后,殳淡出了历史舞台。
《古今图书集成·椎棒部》:“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桎于车上使殊离也。”
《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此指车之五兵。步卒之五兵,则无夷矛而有弓矢。见《司兵》郑玄注。
二.在春秋战国时期,棍称为“梃(白梃)”
《吕氏春秋》卷八《仲秋纪·简选》:“鉏櫌白挺,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东汉·高诱注:“梃,杖也。”清·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西汉·贾谊《新书》卷一《过秦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汉书·诸侯王表》:“陈吴奋其白梃。”颜师古注引应劭曰:“白梃,大杖也。”
《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老卒笑道:‘仇怨之人,何拜谒之有!众百姓持白梃,候他到时,打杀了他,分而啖之耳。’”
清·赵翼《阅邸抄》:“白梃不须矛戟锐,丹枫都变帜旗新。”
章炳麟《訄书·儒兵》:“夫治兵之道,莫径治气,以白梃遇刃,十不当二。”
坯逆翘楚窃以为,所谓“白梃”之“白”,乃是“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无锋刃”之意。白梃亦作“白挺”,大木棍。
三.晋代,棍称为“翘关(拓关、招关)”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竞技和力量,在较技试力或武试科目中,便有扛鼎、蹶张、翘关、举石(掇石)等多种多样练力的方式。
从战国到汉代都以“扛鼎”作为练力的方式。晋以后,翘关逐渐代替了扛鼎。唐代时武则天将“翘关”列为武举的科目之一。到了宋代,出现了举石球、掇石墩。明、清两代进行武举的力量科目考试时,就用掇石替换了唐代的翘关。
翘,举的意思;关,就是门闩。所谓“翘关”,即是单手握住城门上的大门闩的一端,用力将其平端起来。需要说明一下,由于古时国都的城门一般都有四五丈宽,因此翘关所用的大门闩恐怕至少要有几百斤重了。另,翘关所用的大门闩,亦可用一种专以练力为主要目的的大铁棍代替。
《文选·左思〈吴都赋〉》:“翘关扛鼎,拚射壶博。”李周翰注:“翘、扛皆举也。关,门关也。”
《新唐书·选举志上》:“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垜……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
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清·刘大櫆《许游击墓志铭》:“自昔武举之制,惟在长垜马、步射、陷腰引弩、挽两石之弓、翘关、负米而已。”
四.唐代,棍称为“棓”
《新唐书·李嗣业传》:“(李嗣业)常为先锋,以巨棓笞鬭,贼值,类崩溃。”
坯子注:巨棓,大棒。
五.宋代,棍称为“棒”
《武经总要》载,棍有“杆棒”、“白棒”、“大棒”、“少林棒”等多种。
六.明代,棍有时称为“长剑”
《正气堂集》:“予昔闻河南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
坯子注:神指紧那罗王,长剑技即紧那罗王棍法。
明·俞大猷《剑经》,正是以长剑称棍而名。
七.清代均称棍为“棍”,沿用至今
木制的棍有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等。金属制的棍有铁头棍、浑铁棍、浑铜棍等。还有铁制的带齿带钩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钩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