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穆王八骏
《拾遗记》:王(周穆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穆天子传》:天子(周穆王)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2.秦始皇七名马
《古今注》:秦始皇有七名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3.汉文帝九逸
《西京杂记》: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一名浮云,二名赤电,三名绝群,四名逸骠,五名紫燕骝,六名绿螭骢,七名龙子,八名鳞驹,九名绝尘,号名九逸。
4.隋文帝狮子骢
《朝野佥载》:隋文皇帝时,大宛国献千里马,鬃曳地,号狮子骢。上置之马群,陆梁,人莫能制。上令并群驱来,谓左右曰 :“谁能驭之?”郎将裴仁基曰 :“臣能制之。”遂攘袂向前,去十余步,踊身腾上,一手撮耳,一手抠目,马战不敢动,乃鞴乘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后隋末不知所在。唐文武圣皇帝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后不知所在。
5.唐玄宗龙马
《宣室志》:海岱之间出玄黄石,或云茹之可以长生。玄宗皇帝尝命临淄守每岁采而贡焉。开元二十七年,江夏李邕为临淄守。是岁秋,因入山采玄黄石,忽遇一翁,质甚妙,而丰度明秀,髭髯极丰。衣褐衣,自道左出,叩李邕马。且告曰:“君侯躬自采药,岂不为延圣主之寿乎?”曰:“然。”翁曰:“圣主当获龙马,则享国万岁,无劳采药耳。”邕曰:“龙马安在?”答曰:“当在齐鲁之郊。若获之,即是太平之符,虽麟凤龟龙,不足以并其瑞。”邕方命驾以后乘,遽亡见矣。邕大异之,顾谓从事曰:“得非神人乎?”即命其吏王乾贞者,求龙马于齐鲁之间。至开元二十九年夏五月,乾真果得马于北海郡民马会恩之家。其色骓毛,两胁有鳞甲,鬃尾若龙之鬣,嘶鸣真簴笛之音,日驰三百里。乾真讯其所自,会恩曰:“吾独有牝马,常浴于淄水,遂有胎而产。因以龙子呼之。”乾真即白于邕,邕甚喜,以表其事献之,上大悦,诏内闲厩异其刍豢,命画工图其状,用颁示中外。
别录:其一.唐玄宗舞马
《明皇杂录》: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各有部,目为某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施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常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之战马,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拥彗以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厩吏遽以马怪白。承嗣命棰之,甚酷,马舞甚整,而鞭挞愈加,竟毙于枥下。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 惧暴而终不敢言。
别录:其二.唐中宗蹀马
南宋·曾慥《类说·蹀马戏》:宴土蕃使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於鞍上,加麟首飞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宛转中节,胡人大骇。
6.唐代宗九花虬
《杜阳杂编》:上(唐代宗)因命御马九花虬并紫玉鞭辔,以赐郭子仪。九花虬即范阳节度李德山所贡。额高九寸,毛拳如麟,头颈鬃鬣,真虬龙也。每一嘶,则群马耸耳,以身被九花文,故号为九花虬。
7.唐德宗三马
《杜阳杂编》:上(唐德宗)西幸,有二马,一号神智驄,一号如意騮,皆耳中有毛,引之可长一尺,而进退缓急皆如上意,故以是名之。
《国史补》:德宗幸梁洋,唯御骓马,号曰望云骓,驾还,饲以一品料。暇日牵而视之,必长鸣四顾,若感恩之状。后老死飞龙厩中,贵戚画为图。
8.曹洪白鹤
《拾遗记》:魏曹洪,武帝从弟,家盈产业,骏马成群。武帝讨董卓,夜行失马,洪以其所乘马曰白鹤,与武帝乘。此马走,唯觉耳中风声,脚似不践地。至深水,洪不能得渡。武帝引首上马,共济深水,行数百里,瞬息而至。下视马足,毛皆不湿,帝衣犹沾濡。时人谓乘风行也,为一代神骏。谚云:“凭空虚跃,曹家白鹤。”
9.司马休之扬武
王韶之《晋纪》:司马休之奔广固,慕容超欲害之,休之不知。常所乘骓马于床前养饵,忽连鸣不食,注目视鞍。休之试被之,即不动也。讫还床,坐马又惊跳。因试骑,才出门外便奔驰走行十里。顾望所住,已有收兵至矣。后还睢州,加骓马扬武之号。
10.慕容廆赭白
《广古今五行记》:慕容廆初有赭白马,常自乘之。既为石虎所围,力弱,分将危陷,弃众将逃。以此马奔而鞴之,马见鞍,辄蹄啮不得近,乃止。俄而邺使至,石虎国有难,虎旋归。至是时,马年四十九岁矣。
11.秦叔宝忽雷驳
《酉阳杂俎》:唐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尝饮以酒。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 及胡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12.周穆王翠龙
《汉书·扬雄传上》: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嶢崝。
颜师古注:翠龙,穆天子(周穆王)所乘马也。
13.唐成公骕骦
《左传》:唐成公有两骕骦马。一云骕騻,马色如霜纨。
14.九方皋沙丘马
《列子》: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莱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问:“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悦。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不何马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者。
15.项羽乌骓
《史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
16.乌孙天马
《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17.大宛汗血马蒲梢(亦作“蒲捎”、“蒲稍”)
《史记·大宛列传》: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集解》:《汉书音义》曰: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因号曰天马子。
《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
《集解》: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
《神异经》:西南大宛宛丘,有良马,其大二丈,鬣至膝,尾委地,蹄如升,踠可握。日行千里,至日中而汗血。乘者当以绵絮缠头腰小腹,以避风病,其国人不缠也。”
18.大宛象龙
《汉书·冯奉世传》:奉世遂西至大苑。大苑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
颜师古注:言马形似龙者。
19..黄门四骏
《汉书·西域传赞》: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
20.汉光武帝大骊
《后汉书·任李万邳刘耿列传》:时,世祖(汉光武帝刘秀)自解所佩绶以带忠(李忠),因从攻下属县。至苦陉,世祖会诸将,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即以所乘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之。
21.赤兔(赤菟)
《后汉书·吕布传》: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
22.的卢(的颅)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疑其心,阴御之。
裴松之注引《世语》: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厠,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
23.绝影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曹操)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
裴松之注引晋·王沉《魏书》:公所乘马名绝影,为流矢所中。
24.紫骍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於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騂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
25.惊帆
《古今注·杂记》:曹真有駃马,名为惊帆,言其驰骤如烈风之举帆疾也。
26.赤龙驹
《梁书》:而河南又献赤龙驹,有奇貌绝足,能拜善舞。
27.龙骧赤
南朝梁·萧子显《齐书》:杨玉夫杀苍梧王,太祖夜从承明门乘常所骑赤马入殿,咸称万岁。及践位,号此马为龙骧将军,世谓龙骧赤。
28.闪电
《隋书》:突厥大畏长孙晟,闻其号声,号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
29.青海骢
《北史·吐谷浑传》: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
30.唐太宗十骥
《新唐书》:骨利干处瀚海北,胜兵五千。草多百合。产良马,首似橐它,筋骼壮大,日中驰数百里。……其大酋俟斤因使者献马,帝(唐太宗李世民)取其异者号十骥,皆为美名:曰腾霜白,曰皎雪骢,曰凝露骢,曰悬光骢,曰决波騟,曰飞霞骠,曰发电赤,曰流星騧,曰翔麟紫,曰奔虹赤,厚礼其使。
31.唐太宗六骏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guā)”、“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作《六马图赞》(文见《全唐文》卷十),使欧阳询以八分体书之,刻石。后来此书亡佚,宋时游师雄重刻六碑(见《金石萃编》卷一三九)。
32.唐太宗黄骢骠
《新唐书》:帝之破窦建德也。乘马名黄骢骠,及征高丽,死于道,颇哀惜之,命乐 工制《黄骢叠曲》四曲,皆宫调也。
33.唐玄宗六骥
北宋·秦再思《洛中纪异录》:天宝中,大宛国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赤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上乃制名,一曰红玊辇,二曰紫玉辇,三曰平山辇,四曰凌云辇,五曰飞香辇,六曰百花辇。复命图于瑶光殿,乃改为观骥殿。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天宝中,大宛进汗血马六匹,一曰红叱拨,二曰紫叱拨,三曰青叱拨,四曰黄叱拨,五曰丁香叱拨,六曰桃花叱拨。上乃制名,曰红玊辇,曰紫玉辇,曰平山辇,曰凌云辇,曰飞香辇,曰百花辇。后幸蜀,以平山、凌云为谶。
34.唐玄宗二骏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朝上》:时主(唐玄宗李隆基)好艺,韩君间生,遂命悉图其骏,则有玉花骢、照夜白等。
35.唐肃宗千里马
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肃宗时,有告保定太守反者,令李泌乘千里马往案之。千里马,宁远所献,髪拳紫色,状如八骏。乘者必衣裘冒絮,似北人抱持。早发扶风,初驰三十里,则皆旁侧跳三十里外。乃隤然而去,惟闻耳傍风声,飞前蹄之土过耳。辰时达保定,申时归奏事。
36.宋仁宗玉逍遥
北宋·邵伯温《闻见前录》:仁宗御马有名玉逍遥者,马色白,其乘之,安如舆輦也。
37.宋太宗碧云霞(亦作“碧云騢”)
北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志》:太宗朝,府州折御卿贡马特异,格不甚高而日行千里。口旁有碧纹如云霞,因目曰:“碧云霞。”
38.元祐三马
《苏轼三马图赞引》: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皆瘖,父老纵观以为未始见也。
39.义瑜
《桯史》:宋开禧间,九江戍校王成见病瑜,收秣之。寇李元砺犯龙泉,成出战死,瑜屹立不去,悲鸣成侧。寇顾曰良马,取献之。元砺弟乘犯永新,瑜识我军旗帜驰归,元弟就擒,瑜病伤不秣。
40.飞越峰
《一统志》:贵州养龙坑有灵物藏其下。当春初伊人立柳坑畔,择牝马系之,已而云雾晦冥,类有物与接,其产必有龙驹。洪武四年,于此荻正白色马为献,首高九尺,长丈余,不可控驭。诏典牧者囊沙使复行苑中,乃驯。时行夕月礼于清凉山,乘之如蹑云,一尘不动。赠名飞越峰且命绘成形藏焉。学士宋濂为赞。
41.西域贡马
《方周杂录》:先朝西域贡马,高九尺,颈与身等,昂举若凤。景泰末,西域进白马,高如之,颈亦类焉,后足胫节间有两距,毛中隐若鳞甲。天顺中,复见之御马监坊河道上,俱不受羁縻,不知日行几何也。
42.劳鱼之马
《尔雅》:时有劳鱼之马,蹄平如研,善升甗。
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时有劳鱼之马,蹄平如研,善升甗。甗,山岭也
坯子注
(1)甑(yǎn):上大下小形状像甑(古代蒸煮用的炊具,上下两层,中间有箅子,陶制或青铜制)的山。
(2)研(yàn):古同“砚”,砚台。
43.騉駼(昆駼、騉蹄)
马身而牛蹄,善登高。
《尔雅》:騉駼,枝蹄趼,善升甗。
44.周缪王四驥
《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骝、騄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
45.匈奴马
《史记·匈奴列传》:冒顿既立,是时东胡强盛,闻冒顿杀父自立,乃使使谓冒顿,欲得头曼时有千里马。冒顿问群臣,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奈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千里马。……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匈奴骑,其西方尽白马,东方尽青駹马,北方尽乌骊马,南方尽骍马。
46.騕褭(yǎo niǎo)
《文选·张衡》:斥西施而弗御兮,絷騕褭以服箱。
李善注:《汉书音义》, 应劭曰:“騕褭,古之骏马也,赤喙玄身,日行五千里。”
47.飞兔(飞菟)、要褭
《吕氏春秋·离俗》: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
高诱注:“飞兔、要褭,皆马名也。日行万里,驰若兔之飞,因以为名也。
48.流星
《文选·陈琳》:譬若飞兔、流星,超山越海。
李周翰注:飞兔、流星,神骏也。
49.駃騠(駃蹄、駃题)
《逸周书·王会》:请令以槖駞、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50.駏驉(駏虚、巨虚、距虚)
似骡,可供乘骑。
《广雅·释兽》:巨虚,马属。
51.骐骥
孔融论:马之骏者,名曰骐骥。后因以之为千里马的别称。
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2.骐雄
明·刘琬《马赋》:吾有骏马,名曰骐雄。龙头鸟目,麟腹虎胸。尾如云彗,耳如插筒。
- 扩展阅读

一、传说中的神马
1.三骓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盖犹之山者,其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叶,白华,黑实。东又有甘华,枝干皆赤,黄叶。有青马,有赤马,名曰三骓。
2.文马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3.騊駼(táo tú)、駮(bó)、蛩蛩(qióng)
《山海经·海外北经》: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騊駼。有兽焉,其名曰駮,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
4.吉量(吉黄、吉良、吉光、泽马、鸡斯)
《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
郭璞注引《六韬》:“文身朱鬣,眼若黄金,项若鸡尾,名曰鸡斯之乘。
5.腾黄
《初学记》卷二九引《符瑞图》:腾黄者,神马也。其色黄,一名乘黄,亦曰飞黄,或作古黄,或曰翠黄,一名紫黄,其状如狐,背上中两角。
6.九代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
郝懿行笺疏:九代,马名。
7.毕勒国小马
《洞冥记》:毕勒国有小马,如驹,日行千里,毛垂至地。东王公常骑此马,朝发汤泉,夕饮虞渊,一日一夕,往返七八度。亦言马毛长,於空中自放,则吹之或东或西也。
8.东方朔步景
《洞冥记》:(东方朔)又尝东游吉云之地,得神马一匹,高九尺……帝曰:“其名云何?”朔曰:“因事为名,名步景驹。”
9.天马(天骥、天驷、月驷)
《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在,龙为友。
《文选·张协〈七命〉》:天驥之骏,逸态超越。
李善注:天驥,天马也。
北宋·曾巩《送李撰赴举》:“康衢四闢通万里,天駟得地方腾驤。
《汉书》:汉中星曰天駟。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稟灵月駟,祖云螭兮。
李善注:《春秋考异记》云:地生月精为马。
10.渥洼
指代神马。
北宋·苏轼《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11.朱鬣
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
12.风骊
传说中疾驰如风的神马。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粤若皇灵草味,风骊受河洛之图;帝象权舆,云凤锡乾坤之瑞。”
13.虽马
神话中的独角马。
《逸周书·王会》:俞人虽马。
孔晁注:俞,东北夷;虽马,驨(xí),如马一角;不角者曰骐。
14.旄(máo )马
《山海经·海内南经》:旄马,其状如马,四节有毛,在巴蛇西北,高山南。
郭璞注:《穆天子传》所谓豪马者。
15.黄马
《山海经·海外西经》: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手:这里指马的腿蹄。
二、《新唐书》“马祸”
义宁二年五月戊申,有马生角,长二寸,末有肉。角者,兵象。
武德三年十月,王世充伪左仆射韦霁马生角,当项。
永隆二年,监牧马大死,凡十八万疋。马者,国之武备,天去其备,国将危亡。
文明初,新丰有马生驹,二首同项,各有口鼻,生而死;又咸阳牝马生石,大 如升,上微有绿毛。皆马祸也。
开元十二年五月,太原献异马驹,两肋各十六,肉尾无毛。二十五年,濮州有 马生驹,肉角。二十九年三月,滑州刺史李邕献马,肉鬃鳞臆,嘶不类马,日行三 百里。
建中四年五月,滑州马生角。
大和九年八月,易定马饮水,因吐珠一,以献。
开成元年六月,扬州民明齐家马生角,长一寸三分。
会昌元年四月,桂州有马生驹,三足,能随群于牧。
咸通三年,郴州马生角。十一年,沁州绵上及和川牡马生子,皆死。京房《易 传》曰:“方伯分威,厥妖牡马生子。
乾符二年,河北马生人。
中和元年九月,长安马生人,京房《易传》曰:“诸侯相伐,厥妖马生人。” 一曰;“人流亡。”二年二月,苏州嘉兴马生角。
光启二年夏四月,僖宗在凤翔,马尾皆咤蓬如篲。咤,怒象。
文德元年,李克用献马二,肘膝皆有鬣,长五寸许,蹄大如七寸瓯。
三、古代关养马的地方——闲
闲,马厩。
周时诸侯有六闲。
《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
隋时置六闲。
《隋书·百官志下》:(殿内省)尚乘局置左右六闲:一左右飞黄闲,二左右吉良闲,三左右龙媒闲,四左右騊駼闲,五左右駃騠闲,六左右天苑闲。
唐时亦设六闲。
《新唐书·百官志二》:殿中省……六闲马,以殿中监及尚乘主之。武后万岁通天元年,置仗内六闲:一曰飞龙,二曰祥麟,三曰凤苑,四曰鵷鸞,五曰吉良,六曰六羣,亦号六廐。
又:尚乘局……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